趣书吧 - 同人小说 - 【子非鱼】荀彧X刘备(三国同人,长篇连载,剧情向)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帝王师

第一百一十五章 帝王师

    第一百一十五章 帝王师

    二人并坐在庙门口,刘玄德哭了好一会儿才擦干眼泪,揉了揉发红的鼻子,心情逐渐放松下来。他在许昌的日子并不长,大部分时候也只是躲在家里不出门,只是偶尔替曹公办些事儿时才得以见到许昌这些高官名士、皇亲贵族。大家都很喜欢他,与他相当热络,除了董昭、程昱等少数人,大部分人对刘备都非常友好,尤其是身边这位荀令君。他对刘备的态度的确和曹cao其他谋士不一样,虽然猜到了刘备身上背负的阴谋,还有和袁绍间那些联络,但完全没有告发的意图,反而积极帮助刘备逃避追捕,不希望他死在曹cao手中。

    这样安逸交谈的夜晚,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身边这个清雅如玉的正人君子,只怕也是世间无双。他对刘玄德这样温柔,如果刘备再因为曹cao的暴行去怨恨他,似乎也没什么道理。

    “荀令君,其实我很感谢你。”刘备望着天上的月亮,动情道,“您一心辅佐曹公平定战乱,我真的很希望你的愿望可以实现,但我答应了陛下要救他,不得已和你们作对,希望你不要怪罪我。”

    荀彧闻言沉默片刻,才道:“玄德不必如此说。我认为曹公有实力结束乱世,你认为袁绍心怀仁慈可以善待百姓,你我的选择并无优劣之分,孰胜孰败还要看他们二人的本事。若非董承强迫你离开,你我甚至不是敌人,我能力有限,帮不了你太多,也希望你不要怪罪我。”

    刘备破涕为笑道:“我们马上就要成为敌人了,现在却不停对彼此道歉,真是奇妙啊……可见敌人不一定是仇人,自己人也不一定是朋友。若他年能在盛世相逢,希望我们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我未曾把你当成敌人……”荀彧皱眉,心中莫名不快,“何必谈他年?如今在此相逢,即便阵营不同,也是朋友。”

    “不可能的……”刘备有些怅然,“曹公若向你问计除掉我,你不可能不为之出谋划策,我也免不了和你们开战。”

    “我不想出的计谋,没人能逼我……”大不了沉默不语就是了。荀彧心中又困惑、又无奈,对刘备道,“我今日为你画策就是希望你可以逃出生天,至于以后你与曹公在战场相逢,我没有办法护着你,愿你逃得越远越好,一定要保住性命。”

    “保不住了……”刘备心中沉痛,眼眶淌下泪水,目光决绝道,“我欲救陛下必夺许昌,荀先生镇守许都,你我之间终有一战,今夜过后是敌非友,难念旧恩。”

    “何必来打我?”荀彧面色不虞,“许都守备森严,你决计攻不下来。若想得许都,也需袁曹一战后,若曹军大败,你自可带兵回援,不必为袁绍送命。”他顿了顿,又道,“许都是我的地盘,你若带兵打我,必为我所擒,你我智计相差太过悬殊,我不知该如何放过你。”

    “没关系的,我知道打不过你,希望先生到时候不要把我捆成粽子一样,最好用根漂亮的赤色缎带绑我。吕布死得太难看了,我希望能死得比他好看点。”

    “噗嗤——”荀彧被刘备逗乐,他笑道,“你还真挺爱美的,可惜,到时候是曹公处决你,不会是我——可选不了缎带的颜色啊。”

    曹公若是抓住刘玄德,会如何处理他?也许像对吕奉先一样缚而杀之,但他对刘备百般亲昵、讨好,此番遭受背叛,一腔滔天怒火无法发泄,绝不会让他轻易一死了之。何况刘备钦慕袁绍宽仁,情愿放下公孙瓒的私仇为袁绍效命……谁也不知道曹cao会如何泄愤。车裂?分尸?这样的惨痛死法绝不是爱漂亮的刘玄德能接受的……一想到刘备可能会遭受到的凌辱和折磨,荀彧心中万分忧惧,但若明目张胆放他走,荀家肯定也保不住……该如何……该如何……

    “玄德不该只想着漂漂亮亮地死去,也该想着如何漂漂亮亮地活一把。”荀彧心中下定决心,开口道,“你我并无仇怨,我一心希望你活命,你不该为难我,你若打我是陷我于不义,为了家人我不会保你。我为你想出周全之策,你也该为我退让几分才是。”

    刘备神情平静而凛然:“荀令不必为难,不必私纵我。我意已决,燕赵男儿无惧死,绝不背弃信义。”

    “等等——”荀彧在脑海中不断思索破局之法,“玄德要救皇帝,是你与天子间的承诺,不敢违背皇命,对否?”

    刘备看向荀彧,一时间又流下泪来:“董承请我除掉曹公;天子要我救他离开许昌;曹公待我有厚恩,我不能对他家人动手;荀令你待我也极为厚重,我也不忍伤害你。忠义两难全,不是有意与你为难。”

    见刘玄德如此情真意切,将一腔真心剖到荀彧面前,荀彧一时无话。这是公理,不是私情,在刘备的立场上许昌必须打,但他也确实打不过,无异于前来送死。他心软了,撇过头道:“……你可以打一下,我不会帮你,也不会故意抓你,你打不过就跑掉,不要和曹军鱼死网破,好不?”

    “嗯。”刘备道,“令君,你对我真的好温柔,从没人对我这么亲切过,若是能一辈子做你的学生该多好……不知令君心中如何看我?”

    “我也想一辈子教你读书,做你的先生……”刘备真挚炽热的目光让荀彧心头不住跳动,他面色微红,喟叹道,“刘将军秉性宽仁,重情重义,接人待物一片赤忱,有古之豪侠风范。”他说着突然顿住,怎么那么像老师给学生写评语?他又道,“那你呢?你如何……看待我?”

    “荀令君你这个人吧……”刘备想了想,“你很完美,像天上的神仙下凡一样。就是给人感觉有些忧郁,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平时能快乐一些就好了。”

    这个傻瓜……荀彧心中动容不已,他苦涩轻叹道:“不快乐才是人间常态。”

    刘备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又说不出来,心口莫名有些酸涩。刘备平日所见之人大部分都是不快乐的,百姓、将士、官员、皇帝,真正过得快乐自得的人反而是少数,正如荀令所说,不快乐才是人间常态。即使如此……和荀令君短暂相处的日子,依旧是十分快乐的时光,这轮清冷明月似剑痕般深深刻在刘玄德心中,恐怕一生一世都不能忘怀。

    “希望先生想起我刘玄德时,能快乐一些。”

    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出现了,所以我才更难以快乐——荀彧想大笑出声,但他没有这样对刘备说,只道:“彧知将军素存死志,欲捐躯以效国家,然当今之时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君弱而臣强。将军有救皇帝之意,可否有匡佐国家之心?”

    听荀彧郑重其事地打起了官腔,刘备也一扫忧闷之情,他对荀彧拱手道:“先生高才,敢问救皇帝与救国家有何区别?”

    夜雾弥漫,尚书令的声音穿破了雾气来到刘备耳中。

    “所谓救皇帝者,无非为皇帝找个安居之所,皇帝所在为皇都。然臣民流离失据,无律法、无秩序,身居四战之地而无所为,若贼寇攻其都城,则皇帝身死国破,岂有国家乎?”

    刘备回应道:“然也。权臣替主上征伐四方,虽无贼寇略地,军非国家之军,臣非皇帝之臣,则君臣生变,帝无所依。”

    荀彧微笑:“……帝所以困者,君臣离心。高祖身居乱世,得国祚后仍然亲征平叛;然始皇、武帝坐镇中央,自有王翦、卫青等大将率倾国之军奉天讨逆,不生叛心,不废君主而自立者,何如?”

    刘备摸了摸下巴:“王翦、卫青将军人品好,和皇帝关系也好。”

    “这只是原因之一。”荀彧赞许道,“将军能想到这两个理由,不错。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将领对国家充满信任,他们活在一种忠君爱国的思潮之中,为国征战感到骄傲,自然不会有私心。到了王莽一朝,民变不断,天怒人怨,无论王莽是否篡逆,百姓、士人、军队都对国家失去了信心,皇帝不再有威信,将领不再对国家心怀情感,忠义之道废矣!这样的局面,岂是保护几个皇室血脉就能改变的?”

    “道义俱废,民不聊生,臣民不再心怀国家……与今日情况一致。那何谓救国家?”

    “所谓救国家者,唯救秩序、救礼仪、救忠义之道,荡寇安邦,兴商贾、修水利、授课业、聚天下士子往来,则国家救、百姓宁、天下大治。”

    荀彧脸上那自信的神情让刘备心中一疼,他讷讷道:“这是您与曹公所做之事,与备无关啊……你们定国策、懂政治、明法典、有治国安邦之能,我不懂这些东西,只想带陛下找个居所安稳度日,该如何是好?”

    “唉。”荀彧长叹,“刘将军不必如此说。你将陛下带走不难,等你带走之后,曹公可以再找个刘姓宗室立为皇帝,甚至可以带兵追杀你们君臣,说你是掳走皇帝的叛贼。到时候新皇帝依旧是傀儡,依旧被囚禁,你救还是不救?”

    “这……”刘备心中一惊!他倒是没有想过,带走刘协之后,曹cao再立个傀儡皇帝该怎么办?旧皇帝不能不管,新皇帝也不能不管,他救还是不救?刘备有些迟疑了,“既然你们随便都可以立新皇帝,那皇帝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你们找个信得过的人自称皇帝,等曹cao统一后再叫那个人退位就行了,这样对方开心,你们也开心,没必要让皇帝留在这里痛苦啊?”

    “玄德的意思是,找个支持曹公称帝的刘姓宗室,把他立为皇帝养起来,等曹公想当皇帝了,可以随时叫他退位?”荀彧一笑,“很好,你已经有袁本初的水准了,他也是这样想的。”

    刘备撇嘴:“那又怎样嘛。反正都是傀儡,找个自愿当傀儡的,让所有人都开心,何必逼迫陛下?曹公畏惧陛下,陛下要夺兵权,你夹在中间两头受猜忌,何苦呢?”

    “好,玄德言之有理。那我再问你,陛下自知是傀儡皇帝,为什么拼了命地要除掉权臣夺回权势,想做个真正有实权的皇帝?”

    “这个我知道。因为曹cao动不动杀人全家,皇帝害怕受害,所以要先下手为强,他觉得只要杀掉曹公一家,他就不会被害了。”

    “假设天子之计成功,董承带兵杀光曹氏满门,军队哗变,袁绍南下控制皇帝继续做傀儡,如果陛下不听话就杀光他全家,或者杀掉皇帝再立一个新皇帝。你觉得这时候陛下会做什么?”

    刘备摇头:“……可能会找董承再杀袁绍吧。”

    “好,如你所言,袁绍全家被董承所杀,孙策继续扶持皇帝做傀儡;孙策全家也被杀,董承专权如同梁冀,董承也要做皇帝,陛下现在该做什么?”

    刘备整个人都傻了,他完全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但是仔细想想,荀彧所说不无道理,袁绍、孙策乃至董承本人随时可以杀了皇帝,他们杀不杀皇帝取决于他们的善良和忠诚程度,不取决于陛下本身。曹cao固然残暴嗜杀,也不能说袁绍、董承、孙策这些人就会永远爱护并忠于皇帝。董承没有权势时是忠臣,有了权势就有可能成为梁冀,或者成为下一个曹孟德;今上不似桓灵二帝掌握了实权,无论在谁手中都是傀儡;即使除掉一个权臣,也不可能除掉千千万万个权臣……他震撼地站起身来,又仓皇地坐在地上:这个国家,彻底没救了……

    “我知道玄德在想什么。”荀彧冷静道,“你骂我是乱臣贼子,是因为我为权臣囚禁皇帝。但即使我放走皇帝,他一个少年,不可能招兵买马平定整个国家的叛乱,贼寇可不管他是谁。甚至天下也没有人在乎这个皇帝,只要找个姓刘的就能扶上帝位,哪怕找个不姓刘的让他装作自己姓刘也行,把曹公的儿子扶上帝位也行,可是这有什么意义?曹公的儿子坐在皇位上,难道他就能掌握整个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