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 经典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在线阅读 - 第九百三十二章 海上唯一的规矩: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爹

第九百三十二章 海上唯一的规矩: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爹

    旧港的梅州李氏李成文在松江府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晕船的颠簸让李成文瘦了近二十斤,刚上岸的李成文完全没有了风流倜傥,只有疲惫和狼吞虎咽,颐养了十多天的李成文才慢慢恢复了他本来的模样,谦谦君子。

    对于李成文而言,大明的一切都是非常新奇的,身体稍微好了些,他就让自己的侄子和养子,推着自己在松江府四处转悠,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的参观了大明的海事堂、匠城、市舶司、万国城、织造局、造船厂、炼油厂、水厂、官铺等等。

    李成文觉得自己就像是个乡下人进了城一样,看什么都新奇,琳琅满目。

    李成文对着自己的侄子和养子说道:“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我哥还是太保守了,他对我说的那些大明种种,不及眼前万分之一。”

    “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从范邑至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王的儿子,才说了这番话,地位改变了气度,奉养改变了体质,齐王的儿子也是人的儿子,却如此器宇轩昂,可见地位的重要性。”

    “鲁国的国君到齐国拜访,齐国的臣子便问孟子,为何鲁国的国君不是我国的君主,可是说话的语气和齐王极为相似,行为举止,言谈风度皆如是。孟子说,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地位相同。”

    “你们俩,比我和哥哥,更有福气,做一个大明人是有福气的,生于番国,长于上朝,这是一种荣幸。”

    在李成武的描述中,大明的确富有而繁华,但是始终少了一些天朝上国的大气,不是李成武描述有什么问题,因为李成武到大明的几次,都是在正统年间,彼时民生凋零,生民苦楚,李成武能看出什么天朝上国的大气才是咄咄怪事。

    “敢问老翁,这猪rou价几何?”李成文看到的不仅仅是大明的雍容华贵,民为邦本,以民为重,民生二字才是国之根本。

    卖rou的屠户,闷声闷气的回答着:“十六文一斤。”

    “哦,那这是何物?”李成文看着旁边堆积的rou,有些奇怪的问道。

    “下水,陛下南巡至松江府,就是从我这摊子上买的下水钓虾,来多少?”屠户转动着手中的刀,看着李成文笑着说道:“你这等贵人,还到这等腥厮之所买rou?”

    屠户开门做生意,见的人多了,就李成文的模样,显然是贵人,到他这rou脯里来,显得不伦不类,格格不入,买rou这事,大抵都是庖厨小厮,这显然就不是来买rou的,耽误做生意的都是恶客,屠户并没有发脾气,恶客归恶客,可这是贵人。

    “肋排切这么些,再来半斤下水。”李成文示意侄子付钱,而李成文的侄子拿出来的是银锭,不是通宝,更不是银币。

    屠户哈哈大笑了起来,切好了rou,翻箱倒柜的找出了曾经的小秤和银剪,用力的拍了拍,小秤上的灰尘,开始给李成文找零。

    “好久都没用了,便手生了,你且瞧好,未曾缺您分毫。”屠户从银裸子身上剪下了小小块,看着这一小块银裸子,屠户更是摇了摇头,然后随手扔到了抽屉里。

    屠户再打量了一番李成文笑着问道:“南洋人?”

    “口音很重吗?”李成文罕见的漏了怯,眼神有些闪躲,李成文此时的心情,大抵正应征了那首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屠户将rou和找零递了过去,笑着说道:“并不是,你这一开口我还不敢确认,直到你拿出了银锭,大明眼下已经无人用这银锭了。”

    “那便好。”李成文松了一口气,继续在这大明的市集开始转悠。

    李成文四处询价,也不觉得枯燥,松江府的米价一石约三钱银、五斤大的鲜鱼一尾九十八文、川毫笔一支五十四文、徽墨一锭五十文、铁锅一口两钱五分银、铁勺一柄三十六文、甜水一桶两文、煤精一斤七文……

    李成文逛完了集市,看着侄子和养子提着大兜小兜的货物,回到了会同馆,李成文就开始写写画画,随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到了题本之中。

    不过数日李成文就要北上,按大明礼法,李成文拜见了大明松江府巡抚李宾言。

    李成文是见过李宾言的,不过只见过一把椅子,大明番都指挥唐兴带着的那把。

    李宾言听闻唐兴整出来的事儿,椅子下西洋、松江巡抚李宾言的宝藏等等花活,就是不住的摇头,这个唐兴总是给他很多的惊喜。

    松江巡抚李宾言的宝藏,更是李宾言第一次听闻,说是大明朝出了个大贪官,任松江巡抚贪腐钜万,这下了西洋生怕大明朝廷追缴,就四处藏宝。

    李宾言嘴角抽动了一下,反复告戒自己要斯文。

    唐兴之前在交趾欠了一笔风流债,便是那安南国旧黎朝的户部尚书丁烈的女儿,当时黎宜民败北,黎思诚正在和大明商议归化之事,为了搞情报,唐兴撩了丁烈的女儿,陛下说不让用美人计,可没说不让用美男计,唐兴那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气质,对涉世未深的少女,杀伤力十足。

    唐兴本来是逢场作戏并未当真,奈何丁烈的女儿入了戏,寻到了大明,指名道姓要找李宾言。

    唐兴在交趾活动,一直用的李宾言的姓名,人家小女子到大明寻人,李宾言这货不对板,自然知道是唐兴搞的鬼,弄的李宾言一阵手忙脚乱。

    李宾言这辈子,出海最远也就到过鸡笼岛、澎湖,连吕宋都没去过,可是这大海大洋之上,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到了大明的番人商贾,听闻李宾言的名字,反应各异。

    哪一天唐兴给李宾言整个血手人屠的外号出来,李宾言都丝毫不意外。

    “李巡抚,学生有些疑惑,还请李巡抚解惑。”李成文到大明的理由是学习,自称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成文将自己的见闻记录了下来,便将自己的笔记递了出去,疑惑的问道:“学生疑惑,居上国而养气,大明如此宜居,斗升小民安居乐业,大明开海大计,谁还愿意出海去?是我,我要赖在大明不肯出去。”

    李宾言翻看了下李成文的笔记,笑着说道:“你是南洋大户,旧港宣慰使生怕你在大明受苦,来的时候两艘三桅大船随行,仅金银之物就带了十数万两,你买这些东西,连一锭银都没花销出去,自然觉得不贵,可是对百姓而言,还是贵了些。”

    “《中庸》曰: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是学生管中窥豹了,谢李巡抚教诲。”李成文一愣,立刻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他哥向来不薄待他,相比较南洋,这些物品的确便宜了许多,可是对大明百姓而言,还是显得昂贵。

    他去买个rou,屠户都知道他是贵人履贱地。

    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李宾言摇头说道:“这还是襄王殿下设立官铺供给之后,平抑物价,若是再早到几年,你买的这些,价格还要贵上三成不止。”

    若是把官铺的设立以及官铺与农庄法的关系讲清楚,李宾言今天什么都不要做了,他并没有展开细说,而是让李成文抓紧时间前往京师,到了京师,入了国子监,慢慢学、慢慢看就是了。

    次日李成文启程,一路向北,在景泰十一年腊月入京,沐浴更衣后在讲武堂觐见了陛下。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谢陛下隆恩。”李成文颇为感激的见礼,他身体有恙,若是行三拜五叩大礼,着实是滑稽,可是觐见之时,陛下特意下旨,让他不用跪拜,给了他体面。

    李成文没整什么幺蛾子,火速入明,他自己给了他自己体面,朱祁玉自然乐意给他体面。

    “免礼。”朱祁玉打量了下李成文的模样,天下的哥哥不都是稽戾王那么不着调,李成武就把李成文奉养的很好,很有礼数,举止投足都很得体。

    朱祁玉笑着说道:“于少保赢了朕两次,南洋侨民是否仍有恭顺之心,于少保赢了,陈寿延也好,你李氏二兄弟也好,都没有让朕难做,也没有让大明难做,很好,朕心甚慰。”

    李成文赶忙说道:“陛下宽厚,臣等若是不知天命,人神共弃。”

    大明在南洋立规矩,事事都想的是侨民生计,大明皇帝如此恩厚,若是他们这些豪奢户还不恭顺,就太不识抬举了,非要等到被坚船利炮轰的找不到北才肯听话,大明顶多损些颜面,可他们这些豪奢户丢的可是命。

    说到底,陈寿延、刘天和、李氏二兄弟这些南洋侨民里的遮奢户这么恭顺,还是大明南下西洋遮天蔽日的舰队的炮管子指着他们,这海上哪有那么多的礼法,说灭了你,也就灭了,也没人会去计较,更没有人会为他们说话。

    朝堂的明公会为了万里之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侨民,跟皇帝说什么仁恕之道吗?

    皇帝在大明四方之地处置遮奢豪户,得讲证据、得讲礼法,否则朝臣们就会举着虐这个字上谏。

    可是到了南洋,那还不是谁的船多、船大、炮多,谁说了算?

    海上向来是没有任何规矩可言,唯一的规矩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爹。

    陈寿延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恭顺,还借着张士诚旧部的名头聚拢人心,可是当海宁号的黑龙炮指着他的时候,他立刻就恭顺了起来。

    什么张士诚?没听说过,我们陈伦坡陈氏,可是大明的鹰犬走狗!

    “陛下,家兄让臣带了些礼物,都在船上,臣先入了京,礼物都在路上。”李成文颇为恭敬的说道,那两艘船的财货都是李成武给大明皇帝的献礼,其实就是拿钱开路,希望皇帝能看在弟弟身体有恙的情况下不要过于薄待。

    李成武身在海外,他对皇帝的了解,大概还停留在一千两银子跟大珰王振吃饭的刻板印象里。

    朱祁玉一乐,论有钱,整个大明,整个天下,谁有他这个大明皇帝有钱,国帑都得到他的内帑去拆借,他笑着说道:“你自己留着吧,朕不缺你那点,你们献上来,朕再赏赐,折腾一遍,变成了御赐之物,你还不好处置,李成文,你在大明无亲无故,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既然来了,朕便不会薄待。”

    大明皇帝说话算话,金口玉言,从界港至慢八撒,从虾夷岛到君士坦丁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朱祁玉和李成文聊了几句南洋趣事,这李成文的确和奏疏上所言,见识非凡,其才学在南洋的确是出类拔萃,可在大明,只能说是一般。

    朱祁玉笑着说道:“旧港宣慰司复设,诸多官厂复立,你和你哥在旧港所做之事,唐指挥俱实奏禀,你们两兄弟做的不错,明岁,你和李成武的长子,便入国子监就学。”

    因为年龄的差距,李成文和李成武的长子差不多大。

    既然打着仰慕大明文化之盛的名头而来,把质子的身份遮掩,那便遮掩到底,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谢陛下隆恩。”李成文选择了告退,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果然和唐指挥说的那样,陛下讲话非常直接。

    李成文的感觉没有错,他瘦弱的肩膀上,的确扛着整个南洋侨民的希望,他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大明皇帝、朝廷、百官对侨民的态度。

    幸好,李成文没做错。

    相比较琉球国王尚泰久、鞑靼可汗脱脱不花和他的两个儿子、安南国王黎思诚,三佛齐国王李成文的待遇就好得多,李成文住在京师,其他几位住在天津卫的四夷馆。

    李成文是地地道道的大明人,他的父亲在永乐年间从电白港至宋桑港投奔梁道明。

    “都是大明开海的急先锋啊。”朱祁玉看着李成文的背影笑着说道。

    大明生产力在朱祁玉一脚踹开了蒸汽的大门之后,正在以一种朱祁玉都看不懂的速度飞快增长,生产过剩的问题,第一次以奏疏的形式,出现在了朱祁玉的桉前,这么多的流动资财,自然要有市场去倾销。

    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速培养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消费意愿、促进内循环是一个方向,培养成熟稳定的海外市场、高效率的利用海外贸易纾困大明过剩流动资财,也是一个方向。

    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发展是极其不均衡的,国内市场如果是一百,那么此时景泰十一年年末的海外市场就只有一。

    大明是不折不扣的天朝上国,无论是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都是独一档的存在,作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踹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之后,如何调节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对大明而言是个新的挑战。

    在大明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过程中,朱祁玉作为皇帝,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这道枷锁。

    开拓海外市场,李成武、李成文、陈寿延、刘天和他们代表的出海遮奢豪户,都是先锋,而且是自带干粮的那种先锋。

    比如陈平刘氏,一门七十二丁口,到了吕宋之后,直接用五万银锭购买了三千顷田,而后从宝丰王氏,手中以一丁五百文的价格购买了阉奴五百人,而后从电白港、新港、月港等地雇佣了游坠之民三百,甩着皮鞭开设了棕榈园和椰子园。

    这些游坠之民大多数都是恶人,刘氏、王氏也不敢太过苛责,在大明这些遮奢户们仗着有朝廷法度,便可以肆意妄为,到了海外,没了王法,这些游坠之民被过分朘剥,手里的鞭子不仅仅能抽阉奴,也能抽这些遮奢户,恶人自有恶人磨。

    大明开海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推行着,并不是没有不和谐的声音,吕宋国王赛义德,又准备对侨民下手了,南洋诸国早就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遇到不决抢中原侨民。

    随着开海的不断推进,打破南洋诸国的这种路径依赖,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对侨民下手,也是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工作之一。

    里挑外撅消灭吕宋国王赛义德,任命新的吕宋总督,保证大明海外利益,是朱祁玉这个君王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