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97

分卷阅读697

    、而且始终都没法证明其确实存在的概念上。这令胡卫东也不禁有些无所适从起来。

胡卫东自然知道最大的可能是两种理论都还不是绝对真理,可科研与生产实践中总得选一种作为理论依据吧?学生学习高等物理时也同样必须作出取舍,那么到底该选哪一个呢?

虽然与特斯拉关系很好,但考虑到历史上后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毕竟是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基础上,胡卫东还是更加偏向于相对稳妥的后者。但是想到万一特斯拉的理论更接近真理,那自己这么做可就让中国错失了引领一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因此最后他觉得还是两条腿走路较为保险,虽然暂时中国还没有那么庞大的科技人才储备,但以中国的人口,潜力之大无以伦比,未来早晚会有那个余力……

因此,最后胡卫东在争取到太祖的支持后,在全国范围内以寻找“神童”为名,每年都遴选出一百名数学天赋出类拔萃的少年送进中原大学的“少年班”接受特殊的教育,如果最终特斯拉的理论被证实,他们就将是新物理学的种子,即使被证否或者长期不能证实,他们也足以成为合格的电气工程师,算不上特别浪费。而远比这个数目多得多的科学家则还是走历史上被验证过的路线,这样相对稳妥得多。

众多的科研项目之所以集中在1946年收获成果,固然有一定的偶然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同样不可忽视。由于工业和经济不可能再达到“一五”时期的超高增速,新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放在了科技与教育方面,科研人员的干劲更加高涨,人财物力的投入也更多,再加上这几年来的厚积薄发,这一年集中出成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事实上,比起材料、工艺的进步和高级技工的培养、或者说是工业基础的加强,科学家队伍的进步和壮大反而要迅速许多,即使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理工科大学生再加上那些在鼓励跳级的教育制度下提前成长起来的几千名少年天才,经过这五六年的培养和实践,也已经有了相当的质量和数量。虽然比起老牌列强来,他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因为有胡卫东这个穿越者一开始就指明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因此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浪费远比其他国家小得多,科研效率自然就高了好几倍。所以在那些重点项目的研究上,除了那些对工业基础要求较高的之外,中国抢先研究获得的科技优势在这几年里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缓缓扩大。

注1:因为飞机性能提高了之后,对弹射器的要求也会相应地不断提高,而性能不如陆基飞机的喷气式舰载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中国若是要搞蒸汽弹射器,必须达到同时期陆基喷气式飞机相应的技术水平才有实用价值,而不像大多数技术那样,如果只需要解决有无问题的话,哪怕搞出几十年前就有了的产品也算是成功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别说是中国,就连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一直没法攻克蒸汽弹射器的这个难题,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有些搞笑的推论,如果苏联的飞机差一些,或许他们就能搞出符合要求的蒸汽弹射器了……

第八百一十一章将计就计

尤其是西方才刚刚起步的电子计算机科技,中国1946年时的发展水平已经领先了西方十几年,并且因此产生了甚至超出胡卫东预料的深远影响。首先是1947年初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数控机床的问世,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高级技工的缺乏,国内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也由于自动化水平的大幅提升而开始飞速提高,因为用工荒导致增速大幅滑坡的中国工业重新开始了高速增长,虽然还是无法恢复到“三级跳”时期的程度,但是以中国工业今非昔比的更大基数,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的速度其实已经足以让世界列强感到不安了……

事实上,即使中国刻意推迟了试爆首颗原子弹的时间,没当那个出头鸟,但是那声巨响还是令中国这几年韬光养晦的效果十不存一。而随时二战形势的渐渐明朗,中国政府也迅速改变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开始积极准备着加入这场世界大战。

但问题是,虽然只需最多三个月就能动员出800万以上的军队,但这个数字与美苏德三强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而那些1946年里新研制出来的的先进装备也需要时间来形成足够的产能,所以胡卫东认为中国最好等到1948年的5月以后(其实更早一些就能完成战争准备,但在冬季进攻苏联显然是很愚蠢的。)再参战比较好。为了争取这个时间。同时进一步削弱昔日的老大哥苏联,胡卫东决定下大本钱再忽悠这些老毛子一把……

正好苏联政府得知中国试爆原子弹后十分震惊,当即派出第二号人物莫洛托夫访问中国,一方面是想再次劝说中国入盟,另一方面则想请求中国向其转让原子弹的技术。

这两个条件,中国政府自然是一个都不愿答应,但对于后者,胡卫东却提议可以将计就计,表面答应向苏联提供技术支援,但却强调中国目前科技人员本就不多。抽调不出外派的人手。因此只能让苏联派人过来学习。由于中国科技工作者数量不足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所以苏联人也没法挑刺,他们想要获得原子弹的技术,只能按中国政府安排的来做。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消除苏联政府的戒心。另一方面则可以拖延时间让中国政府对参战准备得更加充分。而两国一旦翻脸,苏联派来的核专家就立即扣下,没了这些顶尖的人才。他们想要搞出原子弹只会比历史上更难……

斯大林虽然绝非寻常人物,然而中国这么几年对苏不断示好,警惕心不觉已经淡了许多,再加上急于获得原子弹以致于利令智昏,中方的理由又合情合理,因此苏联政府很快就派出包括历史上他们的“核武器之父”(也是核能之父)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库尔恰托夫在内的上千名科学家与高级技工来华学习,而胡卫东大喜之余,又担心他们明白关键之处后便立即回国,因此刻意让其先从那些边缘部门开始,然后不断以各种理由浪费这些老毛子的时间,等他们接触到要害部门的时候,中国的战争准备已经完成了……

而莫洛托夫访华的另外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胡卫东向其保证德国现在最多仅剩一颗原子弹可用,这与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库尔恰托夫的推断不谋而合,多少坚定了一点斯大林的信心。于是他终于下了决心在冬天来临之前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然而,苏军这次进攻的地区虽然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已经成为了苏联的领土,但都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