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 言情小说 - 猎狼记在线阅读 - 几点说明

几点说明

    在po上某读者说工艺和风俗以及语言习惯bug特别多,这里也做几点说明。

    Summary:作品想表达的一个主题是任意两个民族(说白了,两拨人)在接触后可能产生的政治及文化矛盾,以及政治哲学给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法。我想表现的不是具体某个民族或历史时期才有的问题,所以虽然金辽也有汉化历程而且运用起来比较便利,但在这一个情节点上,我仍旧特意采用了北魏的汉化改革。虚化历史背景,就是为了不让读者你套入你对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个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所以,求求大家别再生搬硬套了,我是故意让你套不上的。

    首先,简介没说背景是南宋,而是历史架空。简介说的是:“‘凉人’是用【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杜撰出来的,制度多采用自北魏”,“南锦融汇宋锦和云锦特质”。汉化等情节点、宗主制度取材自北魏,但简介里说的“北院”显然是辽的制度,所以我明明白白写出是【历史架空文】,并没说明是哪个朝代。

    其次,工匠当然有女人,但官员只能是男人。《宋会要辑稿·职官、食货》中记载:「太祖乾德四年(966年)置内绫院……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朝官”、“司使”、“内侍”当然都是只有男人才能做的职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技工可以是女人,但一到监督管理层就必须是男人。当今社会也有这种不成文的陋习,就如国家领导人当官的几乎清一色男人。文里说明了工匠可以是女人,但女主父亲想让她做到督锦使,因为这是一个锦工最高的成就。

    这本来就是一篇女性向的故事,所以当然要重视女性的职场壁垒问题。既然是历史架空,我更该设定成督官是男性,因为这恰恰符合历史官僚制度:女人在公共领域的活动是受诸多束缚的,这是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糟粕之一。

    读者质疑男主怎么会没见过狼纹织锦,只见过几何图案。这里科普一下:莫说汉朝,即便到了明清时代,宋锦装饰最常见的样式也是满地几何纹上叠加主体花纹构成的重叠式纹样结构,这叫“锦上添花”和“锦地开光”,多是以几何纹为骨架,内填以花卉、瑞草、八宝、八吉等。女主的织锦图案胜在蝴蝶与狼的灵动,不以几何纹为地,直接上有动感的活物。

    而且,汉朝的龙凤纹锦、南北朝的夔龙纹锦都是图腾式样的(动物形状极其抽象),宋明清的宋锦是几何配花草式样的。如果男主见过狼纹锦,那也是大概率是图腾式、几何式的。他没见过狼狗与蝴蝶生动玩耍的图样在南锦上出现,而且我猜众位阅者也没见过这样的古代图样。

    读者说文中中都描写像渤海。这是错误的,因为中都描写直接出自金中都,《金中都“永安”考》载:“完颜亮在中都之东开通了潞河,西面则建成卢沟桥(当时称广利桥),使西南陆路各种货物可以直接进入中都。金代还首创了漕运形式,即从水路运送粮米到京城中都。” 并不是你说的渤海。

    至于‘凉人’衣服帽子,多取材自辽、金、蒙式样(如毡帽、吐鹘带),语言多取材自满语、蒙语——因为是架空,所以在故事中统称“凉语”或“胡语”。另外读者质疑少数民族染料与汉族不同:瑶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的染色工艺与汉族大相径庭,虽有交流借鉴,但因地域不同,气候及当地矿植物不同,所以工艺程序、结果大有不同。古今中外,这是极正常的现象。

    读者质疑为何故事中凉人的语言习惯“彻底汉化”,我做几点驳斥。首先,故事中漠北宗王一直在说凉语,他没说过一句汉语,白月节等也是少数民族习俗,他们的语言习惯当然没有“彻底汉化”。

    其次,1982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前,鲜卑贵族大都已能讲汉语,只是还有鲜卑语的母语能力,改革只是更进一步,禁止鲜卑人说鲜卑语;其它政策如三长制和均田制、班禄制都是制度上的——关乎谁掌控经济资源、谁有收税权,不是习俗上的。所以贵族语言汉化这一点,并不与制度上的鲜卑化产生任何矛盾,历史上改革前的北魏就是这种情况。